橡胶着色剂

着色剂是橡胶助剂的一类,其功能是使橡胶制品获得所需之色泽。为了达到一定的力学性能,通常在胶料中添加炭黑。实际上,炭黑既是补强剂也是着色剂,只是通常人们看重前者,而忽略后者。人们对炭黑作为黑色着色剂早已习以为常,而且黑色制品对色泽的要求也相对较低,这是因为它们很少存在色差、色斑等质量问题,所以,较少受到关注。但对于浅色、彩色橡胶制品(例如浅色胶鞋、文体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)来说,选用合适的着色剂是提高产品外观美和整体质量的关键,因此,普遍受到重视。着色剂的使用还涉及到产品的标志识别。例如,绿色对军品,红色对急救都具有专用的标志性含义。除此之外,橡胶着色剂还能附带起老化防护作用,通过吸收光辐射,提高制品的抗老化性能。

     作为橡胶助剂的一类,橡胶着色剂首先应该满足产品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,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:

1.鲜艳性  着色剂对外来光线具有较高的反射能力,让产品充分显示出明快、光亮的视觉感。使用着色剂的橡胶制品一般都要求色彩鲜艳,而有些着色剂(如三氧化二铁)在鲜艳度方面是达不到这一要求的。使用后色泽暗淡,因此,只适用于内胎、纯胶管等非生活用品。

2.有一定的抗外界因素影响能力,其中包括抗光晒、抗温度变化、抗迁移、抗水渗出,以防止和抵御外来因素对产品色泽稳定性的损害,从而长期保持产品的外观。

1)耐晒性

有些着色剂虽然外表鲜艳,但经不起日照,例如,立德粉光晒后会泛黄,因此切忌单独配用,须添加少量群青调节。

2)热稳定性

有些着色剂遇热后分解,或与其他成分反应而出现色泽变异。受热有的发生在生产过程(如硫化阶段)中,有的则出现于使用阶段。

3)非污染性

在硫化中着色剂因受热分解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有害物质,为了不污染环境要求着色剂不产生这类分解物。

4)抗水渗性

橡胶制品在硫化阶段会接触到水蒸气,而在使用过程中也难免与水分接触。因此,要求着色剂能抗水渗透,以保持色彩牢度。

3.符合着色专用性能指标在着色剂和被着色体(橡胶)之间的互动上,应该考虑两个专

项性能:

1)着色率(tintingstrength

所谓着色率是指单位(无论质量或体积单位)着色剂能遮盖被着色对象(例如橡胶)的相对值。这个值越高,表明着色率越强,或意味着着色效果越好。通常,着色率的高低取决于着色剂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,跟粉体的细度(粒径)密切相关。粒径越小,着色率越高。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色素炭黑(粒径10nm)用于着黑色时,其效果大大超过高耐磨炭黑(HAF,粒径29nm)。总之,着色剂的粒子越细,其着色率也越高,着色效果越好,所需的着色剂用量越少。部分着色剂比较昂贵,所以,高着色率有助于降低成本。

2)遮盖力(coveringforce

遮盖力是反映着色剂着色能力的另一尺度,即对橡胶底色(天然橡胶为棕色)的覆盖能力。它应该被看成是有否着色效果的先决条件。遮盖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着色剂固有的特性,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分散度(细度)有关。对某一特定的着色剂而言,其细度为500目时的遮盖力大大超过300目时的遮盖力。以炭黑为例,色素炭黑的粒径为10纳米,而高耐磨炭黑为29纳米,所以,两者的着色效果大相径庭。遮盖力的大小还取决于材料的折光指数。通常,着色剂的折光指数与橡胶折光指数相差越大,反射作用越强,遮盖效果也越好。如钛白粉的折光指数为2.55-2.7,立德粉为2.0,都超过橡胶的折光指数,所以,遮盖力良好,适宜于作为打底材料使用。同理,轻质碳酸钙的折光指数为1.5-1.6,与橡胶的折光指数十分接近,它的遮盖力就十分有限。

    人们习惯上把着色剂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。由于特性和色泽不同,它们又可分成许多品种。这两类的通性如下:

1)无机类

    大多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。使用较多的品种有二氧化钛(钛白粉)、立德粉(锌钡白),后者因遮盖率强,常用来遮盖橡胶的底色,为其他着色剂的着色奠定基础,所以,在浅色制品中常被使用。群青常被用于抑制立德粉的泛黄倾向(加入1份即可)。被作为无机类着色剂使用的品种还有铬黄、氧化铁红、镉黄等。从总体来看,无机类着色剂的色泽鲜艳度较差,而价格相对低廉,因此,它们较多地被用于非生活类橡胶产品。

2)有机类

   品种较多,化学结构复杂。同一结构的同质异形体往往会有不同的色彩。各类有机着色剂中以偶氮类和酞青类品种最多。橡胶中常用的有永固黄(黄色)、永固红、立索尔红(以上为红色)、华蓝(蓝色)及酞青绿(绿色)等。

来源:橡胶技术李秀权工作室